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采访写作

New“背起母亲上大学”人物通讯采访写作案例

2019-03-04 04:00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这是《今日早报》系列报道头一篇。作品将大一男生刘霆背身患尿毒症母亲上学一事,用最朴实的语言进行原生态再现;对主人公心底至真的孝心,用大量富于震撼力的细节描写,深深感动了读者;之后跟进的整组报道,都与此篇一样,用故事说话,以情动人。作品以小见大,深刻发掘了当代大学生的优良品德,表达了老百姓内心深处的民族传统美德,传递了人间真情,让全社会感受到一股暖流。


  通过《今日早报》的报道,刘霆成为浙江乃至全国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型代表。


案例成果

[案例代表性成果]

  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

  记者见到腼腆清秀的刘霆时,惊讶于这个19岁男孩的瘦弱:一米六几的身高,90来斤的瘦弱身子,脸色发黄,一副黑边眼镜,穿着牛仔裤和毛衣,沉默内向——这分明还是一个孩子,难以想象这么大的重担压在这么弱小的刘霆身上。

   绕着一个阴暗的过道和满屋的杂货,记者爬上了四楼,这是一个不大的农民出租房,四个10多平方米的房间住了四户人家。伴着浓重刺鼻的药味,记者看到了刘霆和妈妈所谓的“家”,它让我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家徒四壁:一张小钢丝床、两条被子、一个小书桌,桌子上堆放了好几本图书馆借来的书,一个案板,还有一些瓶瓶罐罐。

   这就是刘霆和妈妈全部的家当,这就是刘霆用瘦弱的肩膀与母亲撑起的一片天。当刘霆的妈妈颤巍巍欠起身时,记者分明在她眼神里看到了作为母亲的自豪和对儿子的依赖。

   妈妈 一份菜我们分着吃

   作为浙江林学院艺术学院艺术设计052班的一名学生,刘霆的每一天是这样过的。

   上完一天的课,他就赶紧回到在校外租来的房间里,整理家务和清洗衣服。做好这一切后,他又回到学校食堂里打扫食堂卫生--这是学院为他争取来的勤工俭学岗位,学校规定在食堂里打扫卫生每个月有50元的工资,而且每日三餐可以全部免费,这为刘霆解决了吃饭问题。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他还把自己的饭菜划拨一半到另一个随身带来的盒子里,这一半他要带回家给妈妈吃。接着,他匆匆忙忙地赶到教室上晚自习,这时离学校规定晚自习时间还有两分钟。他用晚自习时间,做完了作业,并温习了一天的功课。

   晚自习结束铃声一响,他又匆匆赶回出租房里,在这里,身患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正等着他敷药、打针,一路上,他心里想着:妈妈肯定饿坏了……晚上,刘霆就和妈妈睡一张钢丝床,妈妈睡这头,他睡那头,要是妈妈不舒服,他就爬起来照顾妈妈。

   第二天早上6点半,他就要起床给妈妈烧好早饭,然后跑到学校早自习,中午从食堂带饭给妈妈。

   刘霆说,有时候从食堂带一点菜过来和妈妈分着吃,可以省点钱,但妈妈不能吃太咸的东西,也不能吃味精,所以有时候就在家里煮点稀饭,烧个青菜,其他什么都不能吃。

   妈妈 父亲走了还有我呢

   原本,家住湖州双林镇的刘霆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个职员,妈妈是缝纫师傅,家里经济状况在当地还算不错,几年前还到小镇上买了新房子;爱好艺术的刘霆,从小就学会了多样乐器,他从小的理想就是能成为音乐家——一家人和和美美,令很多人羡慕。

   然而这样的日子在六年前彻底结束了,那年他才读初一。六年前,刘霆的母亲被检查出患了尿毒症,巨额的医疗费花费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几年下来,不仅病情越来越严重,还欠了一大笔的债,借遍亲朋好友以后,再也没钱看病了。三年前,他们忍痛卖掉了房子,卖完房子,还了债后,已经所剩无几。这个时候,为了母亲看病而失去工作的父亲,再也坚持不了,一个人离开了家。

   爸爸走后,刘霆就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气馁了,刘霆就鼓励妈妈:父亲走了还有我呢。

   妈妈 我来给你打针

   卖完房子,母子俩无家可归,母亲寄宿在80岁的外婆家,刘霆则在学校寄宿。弱小的刘霆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妈妈的病需要经常住院,几年来到杭州、湖州看了一些医院不见好转,他从杂志上看到山东有家专治肾病的医院,于是决定送妈妈去山东看病。

   这是在今年7月5目,高考一结束,母子俩买了火车票赶往山东,妈妈要买两张硬坐,可刘霆说妈妈坐硬卧,自己就站着好了,可以省点钱给妈妈看病。从杭州到山东,一站就是15个半小时。

   按照医院要求,刘妈妈必须住院治疗才有希望康复。然而,刘霆除了每个月勤工俭学的50元收入以外,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根本支付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用,所以只得在家治疗。为了节省费用,刘霆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疗设备和打针。为了学会打针,他可吃了不少苦头,拿着针头在棉被、棉花或者软的地方上练。“妈妈说我打的针不疼。”他每天按时给妈妈喂药、打针,不仅能缓解母亲的痛苦,还降低了费用。

   妈妈 我带着你一起上大学

   今年夏天,刘霆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以“一本”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收到通知书的当天,他就陷入了迷茫,这是他这六年来不多的一个“喜讯”,可是自己的学费从哪里来?自己去读大学了,母亲怎么办?患有尿毒症的母亲,不仅没法参加劳动,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长时间住在外婆家里,80岁的外婆又怎么能长期照顾好母亲。

   经过反复思考,他鼓足勇气给学校领导打去了电话:“我想带着妈妈一起上学!”一开始,学校领导还以为他没有能力照顾自己,要妈妈来给他当“保姆”,后来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学校领导也被感动了,不仅同意他带着妈妈上学,而且特批他在校外租房。

   上个月末,刘霆把病弱的母亲从外婆家接了过来,到林学院的时候,他们身上已经所剩无几。在学校的帮助下,他们用150元钱找了一间离学校比较近的出租房,母子俩住在一起。由于没有钱,除了买脸盆、毛巾等必需品以外,他们没有买任何的家具,原来租住在这间房子的好心人看着他们可怜,把一些自己用不着的东西留了下来——于是母子俩有了新“家”。

   妈妈 我会挣钱给你看病

   现在,刘霆不仅要正常学习、要参加勤工俭学,还要做家里所有的家务和照顾母亲,休息日就在家里陪妈妈,给妈妈洗衣服。

   刘霆说,今年寒假就不回家了,也无家可归。“一定要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家教或者其他工作,这样可以给妈妈买好一点的药。”有时候担心母亲,他还会在课间跑到住处看看母亲是不是需要帮助;母亲却担心这样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总觉得自己拖累儿子,曾有些想不开。

   刘霆总是劝妈妈:“我向你保证绝对不影响学习,但是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叫我怎么办啊?如果你走了,我也不读大学了,和你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妈妈你要坚强地活下去,我还要让你享受一个幸福美好的晚年。”

   “现在这个房子是朝北的,而且在四楼,不方便,过阵子我想换个朝南的房子,楼层低一点的,便宜一点的。等自己大学毕业后,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究生,我要挣好多钱给妈妈治病。”刘霆说。

   妈妈 等我毕业了把肾割给你

   “妈妈,你的手里拽着两个人的生命,只要你活着,我就能坚持下去;如果你走了,我也不活了!”

   “妈妈,我会带着你上完大学!”

   刘霆总是这么鼓励妈妈,可看着自己的妈妈,想想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底:妈妈所患的病要完全治愈必须换肾,这至少需要十多万元钱;才刚刚读大一的刘霆时刻都在担心,母亲能否熬到自己四年大学毕业后,还能否等到他的回报,感受他的孝心……

   “到大医院看病现在想也不敢想,没钱。”刘霆强忍着打转的眼泪,顿了一下,“等毕业了,我想把肾割给妈妈。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所做的只是一个儿子对母亲应尽的义务。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地回报。我相信其他人在这样的处境下,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这本身并不需要理由。”

  (《今日早报》2005年11月14日)

案例访谈

  劳国强,男,1980年出生,桐乡人。2003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任职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社新闻中心。

  跑过热线工作室的暗访、突发新闻,科教工作室的考古、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线,时政工作室的劳动人事线,跑过两会,做过特别报道等。

  2005年率先报道刘霆背母上学,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报道《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刘霆也成为全国孝子的典型,北京、上海、广州等数十个城市纷纷掀起向刘霆学习的热潮,刘霆还获得“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称号。

  近一年,他报道的《聋哑大学生能懂五种语言》、《女大学生下基层当上副镇长》等都吸引了央视等众多媒体的关注。

  问:能跟我们说说发现刘霆这条线索当时的情况吗?

  答:嗯,那天是礼拜天,我在新闻中心值班。周末嘛,但还是希望有稿子写,所以就跟通讯员再联系联系,看看有什么线索,正好那边学校里有这么一个事。其实,这样的一个信息对记者来说是很普通的,现在学校、单位和其他地方的通讯员很多,信息也很多,就看你怎么选择、怎么抓。那天,通讯员给杭州的媒体群发了这条信息,但当天只有我们去了临安(浙江林学院)。

  当时我看完发过来的信息以后,是很有感触的,因为自己刚好也是浙江人,他湖州我嘉兴,很近,而且我们都是学工业设计的。其实有些时候,判断很重要,他给你提供信息,你要做的就是判断,通过你对这个事情的职业感觉去判断。

  问:这就是您选择这条线索的原因?

  答:对新闻的判断,我觉得首先是要选那些使自己感动、感慨、感悟的东西,能使自己感动、感慨、感悟,才能去找出事件背后的那些深度的背景性材料。其实在南方,南方人是很注重孝道的,福建、广东那边都很重视,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刘霆的事件报道后,广东就有政协委员提出来要搞孝道教育嘛,而且还做了“二十四孝”的塑像,背母求学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有些新闻背景,其实就是历史的背景,那种传统的、文化的东西。这是一个大的判断依据。

  在刘霆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挣扎,他跟命运的斗争,他的这些东西使我们重新看见了传统的那种“孝”,这样的故事写出来,绝对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后来《人民日报》上的一片文章,还把这个跟“八荣八耻”联系起来了,说刘霆是浙江的一个典型,虽然我觉得这个有点升华了,但是“孝道”这个传统,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要倡导的,这才是这组报道的核心。最近,刘霆还入选了《新二十四孝》,排在司马迁、鲁迅、许世友等24位孝子中的第19位。

  问:但这样类似的事情,之前媒体也有过报道,而且还拍了电影,比如《背起爸爸上学》,洪战辉带妹妹上学,您不怕这样的题材很难突破吗?

  答:那天我确实也比较冲动,因为当天是礼拜天,主任、副主任都不在,只有编辑在,我就跟编辑说,这肯定是个好稿,我还开玩笑说,说不定还能得个大奖什么的,这是职业感觉。采访回来后,我和编辑商量把这个事情做一个版,因为我觉得这个是完全可以的,哪怕做成头版头条也可以(第二天见报时果真头版头条)。

  第二天,我们主任和副主任看到这个报道,就问我,有必要做这么大吗?副主任说,从浙江、全国来看,这种情况很多的。但我觉得刘霆是在我们身边的,就在我们老百姓自己身边(从地域上讲也是杭州本地)。其实关于“孝”这个话题在农村,大家口头相传的也很多,那既然有这么一个例子,为什么不做一下呢?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从小到大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种励志的故事,鼓励你孝敬父母,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走向成功,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但现在的农村,包括我们那边,孝敬父母这块做得并不好。

  问:而刘霆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与现在的这个环境形成对比?

  答:嗯,其实就是期望影响一个氛围,改变一些东西。我们那边,有些村里面的小鬼,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很少,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叫,还拉帮结派,成天骑摩托飞来飞去,甚至还出现过20来岁毛头小伙子团伙作案,偷盗抢劫。所以当时我看到这个消息,觉得刘霆不正应该是一个年轻人的榜样吗?懂事、坚强、乐观。而现在很多小孩子成不了才,升不了学就在外边游手好闲,父母也是很痛苦,管也管不来,还要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担心。父母是很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成才的例子,我们做的就是把这个孩子的事情传播出去,让社会看到这个孩子的经历和努力,产生情感的认同和共鸣。事实上,第二天报道出来之后,浙江的很多城市,尤其是临安、湖州那边,报纸是脱销的,很多人把报纸拿回家,当作教育小孩的范本,我们单位两个副总就拿着报纸教育自己的孩子去了。

  问:在您的采访手记里,你说是下午1点出发,晚上9点发的稿。从出发到出稿,短短八个小时,包括了来回的时间,能简单谈谈期间做了哪些事情吗?

  答:接到通讯员的信息后,首先就是你对他的判断,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决定了你做还是不做,做多大。因为他在临安,我们这边过去,来回要三个多小时,而且当时还要值班,这些都是决定去之前要考虑的。说实话,一般情况下,星期天谁愿意大老远地跑出去,下午随便弄个稿子,四五点钟就可以下班了。但那个时候,刚参加工作,对自己也很有憧憬,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就是一种责任心去做这个稿子。决定去之后,我就让那边的老师做刘霆的工作。要让他接受我的采访,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我直接去找他,他一拒绝,我就什么也没法做了。所以我让通讯员把他稳住。其实像这样的小孩,自尊心很强,要他接受采访就很难,更别说让他开口说心里话。到了那边之后,从见面到把我们带到他租的房间,他一句话也没说,很内向。前面一段采访完全靠我们的引导,他根本不主动地跟你说什么。

  当天的采访确实也很仓促,有很多后来有争论的东西。第二天我们副主任也给我挑了很多刺,说怎么稿子里从头到尾就你一个人在讲。按南方媒体习惯的做法,一个版三千多字的稿子,最好要采访到五到八个的采访对象,让他们在稿子中出现,而那篇稿子里从头到尾就是一个人在说,主任就说你为什么不去采访一下比如说他楼下的住户,门卫处的大爷,学校食堂的员工,因为他在那里勤工俭学嘛,包括他的老师、同学,这些人为什么不去采访呢?从传统的写作角度来讲,的确,要突出一个人物,要从多侧面来描述。当时也想到了一些,但时间有限,到那边也差不多三点钟了,学校里只是转了一圈,简单采访了一下。所以我就想着用其他的办法来弥补。主任讲到的材料也有一些,但我想第一篇文章的主题还是以刘霆为主,就没有具体涉及。而且当时也想,这样的稿子肯定还要跟进,有些东西可以根据事情的进展再交待和补充。毕竟,日报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抢先有时候比稿子做精更重要。

  问:那当时在刘霆家采访的时候,您是怎样让他说话的,在一般的采访中,您又会怎么做呢?

  答:首先,要从外围了解你要采访的对象。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个采访对象,可以从网上找到几万字甚至十万字的材料,从历史背景到人物性格。《南方周末》不是说到一个地方,他们会先去看当地的地方县志的嘛。对人物更可以从时间这一条线来,中学大学,老师同学,能找到那是最好,了解情况后你再跟采访对象沟通,他就觉得你对他很了解,然后他提的一些东西你也不会一无所知。如果你提的问题都能对他有一定建设性作用了,那大家就可能惺惺相惜了。我刚开始当记者的时候,跑过考古,跑了两年,一次萧山跨湖桥文化命名的新闻发布会,当时很多媒体的记者都在,包括中央级的,有记者问省考古所所长,浙江有哪几个“文化”,当时全场就很尴尬。因为你跑考古,这都是些常识性的知识。当时来的都是国内文博界的顶级专家,你问这样“无知”的问题,他理都不理你的。了解不透,就没有办法深入地沟通。

  虽然像我们这样快餐式的媒体,很多人是不愿意准备的,无非不就是个消息,但像做深度的那些媒体,绝对是要准备很长时间。如果时间允许,不管什么样的媒体记者,最好还是要有一点准备,完全不准备,你提什么问题都拿不准,你就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永远都是消息。

  其次,现场沟通的时候,我们要取得对方的信任。比如刘霆,之前我向通讯员了解他情况的时候,就知道他学的是工业设计,和我相同的专业。像他这样的孩子,如果冒昧地要求采访,他可能就不接受了,所以最好是跟他比较接近的,同学,校友啊,有共同的语言,平等的状态,从平常学习、生活上的话题开始。这样,他才慢慢开始流露出一些你想要的材料。

  出发之前,我向通讯员了解了那边已掌握的情况,接着让他们创造一些条件进一步去发现新的东西,这样我们在去的车上就可以把采访提纲做到比较有数:我们需要哪些内容,哪些基本可以拿到,哪些还要进一步挖掘。

  问:您在去之前就了解了大致的情况,并在途中拟了采访的提纲,那之后的采访,是完全在这个提纲的框架下完成的吗?

  答:我是比较习惯于采访前拟一个框架的,陈力丹不是也提到,你要在采访前就考虑报道主题,然后围绕你的主题去区分、删选材料,充实报道。特别是这样的人物,一不留神就高、大、全。其实这篇稿子在去采访的途中,很多小标题式的框架就已经搭好了,哪几块是一定要的,那几块是要继续挖掘的,那几块是待选择的。

  写人物报道,像《南方人物周刊》中的一些报道,通过一个好的故事,把人物性格刨出来,把人物内心刨出来。你首先把他的大致情况了解清楚,捋清人物身上前后事件的内在联系,然后把他最感人的那几点拎出来。这样就像你拍片子一样,拍的时候都是七零八落的片断,剪辑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通过联系剪出来,这跟我们的稿子是一样的,小标题跟材料,小标题跟小标题,形散而神不散,为同一个主题服务。

  当然提纲只是我们对采访的一个预测。比如说我们的那个报道,通讯员给你提供的消息,刘霆当时的情况很不容易,母亲得了尿毒症,两个人租住很差的房子等,很简单。你列提纲的时候就要考虑很多问题,他的父亲在哪里,他们是怎样维持生活的,他为他妈妈具体做了那些工作等等。文中“打一份菜两个人吃”,“为他母亲治病、打针”这些细节,都是在寻找他的生活背景中挖出来的。

  问:这些就是报道中的小标题。

  答:是。其实提纲只是一个准备,采访中提纲不一定能管那么细,但你要引申开来,尽量不要漏掉信息,其实有些信息也是可以通过逻辑来分析的,我指的是通过逻辑指导自己要哪些方面的信息,然后到现场去看、去问,这样你的报道就比较完整一些。现场往往不可能跟你想象的完全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刚开始设想的,能够让刘他们一家人团聚,虽然期间我们也跑了不少地方,做了不少工作。我们也找过他的父亲,但他一直不肯出来,后来我们也从侧面了解,他也有难处,而且他的出现也会尴尬,让他说点什么呢,还不如让他沉默。现实就是这样,也不能全按我们的意愿来。

  问:在您的采访手记中您也提到了细节的采访,那在采访和写作中,您是怎样收集、处理这些细节的?

  答:有些在采访手记里也已经提到,比如看到刘霆比较内向又有一点点自卑,谈话就避免一些直接的问答。看到他妈妈躺在床上,就蹲下去交流。通过采访对象能接受的话题,从问寒问暖中获得最有用的信息。还有观察,他们租的房子朝北,楼道很脏,房间很小,里面一张钢丝床,还有一些瓶瓶罐罐,他的书,行李啊,都是很好的素材。

  我觉得细节其实就是一种对比、衬托人物性格命运的材料,正面也好、侧面也好,都要为主题服务。像小说里把犯人押到刑场,天气阴沉怎么的,这个是很好的烘托气氛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现在,大家生活都这么好,大学生也住得很好,学校里开始的时候甚至认为刘霆他妈妈是为了照顾他才到学校来的,但事实上刘霆是倒过来的,这就是一种对比。这些只要能突出人物的性格,至于篇幅、大小,做到不喧宾夺主就可以了。

  问: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陈力丹和戴莉莉合写的对这篇通讯的分析文章,《用场景说话:让文章充满画面感》。里面谈到了对刘霆母亲采访的不够和巨额医药费交代不明确等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答:其实他母亲当时很不愿意开口,关于钱和手术的话题也变得很敏感。因为他母亲考虑到治病肯定要换肾,但是他们家里是没那么多的钱,如果要让小孩来承担这么重的经济压力,刘霆肯定是吃不消的。很多背景在稿子里我都没讲,其实刘霆是愿意用自己的肾做换肾手术的,但是她母亲觉得孩子这么小,也绝对不同意(民间的说法是,换肾会影响小孩传种接代)。她自己本身这么多年过来,现在却在拖累孩子,刘霆现在在上大学,他还有他自己的前途。直到第二次我们去他家里,他的母亲还拿着报纸说,报纸上在乱说,谁说我儿子要把肾捐给我,我们从来没有这种想法。其实母亲的心思就是,她自己到了这个份上,唯一的指望就是小孩要有出息,她自己不能拖累他,哪怕这个时候死了也无怨了。

  而我们能做什么呢,医疗费用的问题,其实他们卖了自己的商品房,向亲戚朋友借了些钱,维持之前的开销也差不多了,毕竟还没动过手术。在做这组报道之前,我们也有预测,像他母亲这样的情况,如果做手术成活率有多高,花费大概是多少,我们通过呼吁,社会能否救助这对母子。后来我们了解到这样的手术难度是不大的,所以我们就把小孩的愿望都讲了出来,对他母亲情况就没有深入。

  其实现在的很多新闻是不可能一篇文章就把人物、事情写尽的,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媒体,人物报道最多给你一个版,两个版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个版也就三千多字,不可能把一个事情完全写尽,能够交待清楚一些片断已经不错了。两三千字出来,大家一看,能受到触动、共鸣,很多人都开始打电话进来,大家相互谈论,各类媒体纷纷转载、跟进,第一篇报道就算是成功了。然后后期,再把前面没有交代的,但仍有必要交待或者进一步说明的东西写进去,或者根据主题有目的的分几期,当然事情的发展状况也很重要。刘霆这个报道我们就做了将近一年半,前后共有六七十篇稿子,当然也包括很大部分的动态、社会反响、其他媒体的报道,以及最后联系医院,直到他妈妈做完手术,生活基本能自理,他自己也可以放心地继续自己的学业。

  问:能谈谈都市类报纸人物报道的特点么?

  答:在我们之前的人物报道中,习惯把人物的各种元素、线索在一篇文章中,三千字也好五千字也好,一次完成一个报道,一般不考虑后面的稿子怎么写。但现在媒体在突破这种“模式”,特别是都市类媒体,在争取独家上不遗余力,好比评新闻奖,以谁首发为主,你很难看到真正的深度。周刊才做深度,比如《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他们做深度,独家不是首要的,而我们必须要考虑独家,考虑独家就必须要考虑时间。我们做一个报道才多少时间,下午一点多过去,来回三个多小时,中间还剩下多少时间。稿子出来之前,就要考虑后期,分篇章的报道。以前都市类的报纸人物做得也不多,有也是一次性的,但现在越来越注重连续性的报道。第一篇怎么样去打动人、吸引人,接下来再考虑实质性的,到底能产生多大影响,我们能做到多大的努力,像刘霆,他自己的学业,他母亲的病,我们能做什么,做多少。其实第一篇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其他的媒体也很快参与了进来,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共同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慎海雄(时在新华社上海分社任职)还帮忙联系了上海的医院。

  那时候我们想到的就是要紧跟后续,刘霆是我们老百姓人群里面出来的,第一篇文中已经有共鸣的基础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报一个常态,杂志不可能这样,我们却可以连着发几万字,不停的翻滚。日报嘛,就是追求社会反响和快速反应的。其实你抢个独家,哪怕写得再差,你写个八百字也好,一千字也好,比你跟大家一起发,更有优势。有时候,我们碰到采访有困难的,也是先发一个消息,第二天能跟进就跟进。我在《光明日报》的一个朋友王光荣,有一年拿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就一个消息(即《我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获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几百字,真正的豆腐干,去年《中国教育报》浙江的一个新闻“农民大学生”(即《浙江:93名农民上大学由政府“埋单”》,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也是这样。

  问:那您觉得现在的人物报道还能成为媒体吸引读者的地方吗?

  答:我们本身做人物积累也不是很深,而且这组报道也不是什么深度报道。其实像我们都市类的媒体,这样感人的人物报道还是很有市场的,关键就看你怎么去发现身边的人,怎么去把他写好。后来我跟《钱江晚报》的几个编辑、我们集团的老前辈也沟通了下,以前我们的人物报道为什么没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最好今天出去,大家都拿着你的报纸,但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呢,特别是像我们浙江,在杭州,那么多媒体。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了最开始,我们怎样去把人物做好,报纸才能吸引读者。你说像刘霆,小人物也是个小人物,你说大人物也算是个大人物,这样的人你怎么去写,其实在老百姓当中,这样口头传播的的例子很多,他们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而已,你就把他当作一个同村的小孩,通过几个细节,几个场景,几句话,完全可以把他身上的传统孝道反映出来,而且一点也不虚。以前很多人不愿写人物报道的,就是因为太虚太假,太难写了,要不就高大全,千篇一律。

  问:您在媒体工作也不是很久就有了很多成绩,结合您自己的经历,您有什么话要对即将要走入新闻行业的学弟学妹们说的。

  答:我以前其实不是学新闻出身的,身边也有很多同事也是非新闻专业的,开始我们就是靠实习,跟单位的老师学习,看人家怎么做,自己慢慢学,然后多看其他的报纸杂志。从只知道皮毛到独立写稿这个过程的学习是可以很快的,当然可能在杂志这样的媒体,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一些,功底要求也比较高,但只要你肯钻研,业务上是可以学习的。

  然后自己的定位也是很重要的,在进入这个圈子以前,你就要想好你到底是想出点成绩呢,还是想混混日子。刚毕业的时候,还是想做点成绩的,特别是像我们这些从下面小地方上来的,开始都比较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好,经济状况也好,各方面情况对你形成一个压力,促使你积极地去工作。你既然选择了媒体这样的职业,你就要去面对自己的这个定位,保护好你的想法,否则你干吗选择这个职业。这两年的媒体,与同样的事业单位或企业来说,待遇也不是最好的,很辛苦、压力也很大。

  再者,你进入这个圈子以后,从新闻的角度讲,要注意积累,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还有人脉的积累。像我刚开始的时候,连消息和通讯都分不清楚,只能在工作中慢慢学习,就像进工厂一样,做多了也就成一个“熟练工”了。所以说,如果有可能,你一定要不断积累,去占有核心的知识,比如说一个问题、一个领域,就你懂,你写的东西比别人的都要深,或者好看、受欢迎,你才有竞争力。我们现在部门里都是分线的,每个人做自己的一块,比如高考招生,很多问题我们掌握得非常透,这样才能去写比较深的稿子,否则你不敢去写,包括时政类的,直有你了解了到一定程度,你才有下手的勇气。有了深厚的积累,很多预测的新闻,你都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奥运,比如改革开放30周年,厉害的人报道的框架早就搭好了,要怎么样做,等时机一到,随机应变就可以了,没有积累的人很难跟上他们的步子。

  同时你在平时做积累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去区分积累的材料,才能在采访中随机应变。记者还是应该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因为那些常规的话题你有别人也有的,但一些专业的东西可能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多看一些专业的报纸、杂志,经常向圈内的专家去要材料来研究,不懂就自己找答案,不行就再去问,最好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家库。

  在都市类媒体竞争越趋激烈的时候,独家越来越难,报道的角度很重要。现在那么多的媒体,为什么报道出来之后,能吸引人的就那么几家,当然这个跟团队也有关系。之前南方一家媒体采访一次火灾,他们并没有讲火灾怎么样,他们报道了火灾中丧生的那些人,那些农民工,为什么那么多农民工会在一个娱乐场所中丧生,他们看到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是很缺乏的,他们就从这个角度出了新,别人都想不到。

  在长期的采访中,保持新鲜感也是重要的。刚开始我们可能觉得很多事很新鲜,但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这不是一个记者的态度。我们要对身边发生的事时刻保持敏感,像每年最常规的中高考,有的媒体就很注重,因为他们觉得每年的学生、家长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记者编辑做了三年四年,可能觉得今年怎么跟去年又一模一样啦,发得手都酸了,但学生和家长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认为。只有这种新鲜感,你才不会被淹没在人群里,才能看见自己身边、老百姓身边值得关注的事情。

作者:颜伟杰 中国人民大学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


  1、从案例中找出其细节描写,并谈谈这些细节的作用。


  2、谈谈你对采访提纲的理解,及其在采访和写作中的运用。


  3、选取党报、都市类报纸、杂志等不同媒体的人物报道,比较其写作特点。


  4、选择一个身边的人物,列一个采访提纲。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用场景说话:让文章充满画面感

  ——评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通讯《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

  陈力丹 戴莉莉

  这篇通讯的题目会让人想到几年前由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两者的题材也有相近之处,都是描写坚强的少年如何积极应对生活困难,坚持学业的故事。处理这类题材常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方面,题材本身故事性强、吸引力大,值得描述的事实非常多;另一方面,正因为事实繁杂、表达角度有限,记者往往很难写出特点。而《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的作者将自己的眼睛作为镜头、将手中的笔作为话筒,精心编织材料,写出了一篇画面感强、可以用心聆听的通讯。

  该通讯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湖州男孩刘霆,六年前妈妈得了尿毒症,爸爸因此离家出走;从此刘霆边学习,边承担照顾妈妈的重担。后来,他考上了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因为妈妈无人照顾,于是决定背起妈妈一起上学。刘霆与妈妈相依为命了六年,可以想象,作者收集到的素材一定非常繁杂,肯定远远不止我们在通讯中所见到的。但通读全文,全然没有材料堆砌、臃肿不堪之感。

  让文字“说话”

  文章开头,“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作者用几句典型的“直接引语”迅速将读者带进刘霆的内心世界;紧接一个“核心提示”,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和母子生存的现状;接下去用小标题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细节,详细写了刘霆一天的生活、童年的记忆、帮妈妈看病和对未来的期望。作者善于将很多琐碎的小事归纳、打包、分筐。例如,在“妈妈,一份菜我们分着吃”中传达了大量的感人细节:刘霆在学校食堂勤工俭学,他把食堂的饭菜分一半带回家给妈妈吃,他晚上会起床照顾妈妈、忙了一天要按时上学等等;作者选择动态展现的方式,用简短的段落和跳跃性的语言组织这些细节,反映了刘霆忙碌、繁琐、劳累的一天。通讯的六个部分都写得充实饱满,而整体却不凌乱,这与作者在编织材料、谋篇布局上集纳和取舍的工夫密切相关。

  这篇通讯采用空间上的横向结构(“破西瓜”结构),在一个明确的主题下,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所有材料紧紧围绕主题,因而做到了“形散神不散”。乍看之下,六个部分似乎写了刘霆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仔细读后发现,“形散”下却包含着共同的“神”;刘霆的乐观、坚强与善良——这也是文章开头的几句典型的直接引语表达的深意。作者用直接引语开头、用直接引语作为各部分的小标题,让文字通过引语的方式“动”起来,搭起了全文的骨架。这样,材料之间结成了有机的内在联系。

  《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不仅是一篇画面感强的通讯,其更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够用耳朵去听。这类诉诸于情感的题材,相对于借助纸媒表达,电视表现其实更易震撼人心。原因在于电视可触、可感度更高,而文字却相对抽象。而作为一篇文字稿,尽可能做到声色并茂才是成功的关键。作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开头刘霆的几句话对于读者有较强的冲击力,直奔主题。接着,刘霆的话贯穿全文始终,如若绕梁,拉近了我们与主人公的距离,也从侧面表达了人物懂事、坚强、乐观的性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通讯是可以用耳朵去听的。

  用场景“说话”

  人和事从来都有天然的联系。作为一篇人物通讯,只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来展现人的心灵。通讯的作者在描述事实的时候,把自己的眼睛作为摄像机,做到了“用场景说话”、“用对比说话”,因而文章有了画面感。

  “用场景说话”即“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做到“有形可感,有物可托”,这样传达的观点更有可信性和说服力。文中没有关于人的行为与思想关系的套路,十分自然地将事情娓娓讲来。美国著名记者威尔?柯里姆斯曾说过:“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触摸到的有形物体。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你写的报道就会变成过眼云烟。读者也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作者开头就描写了自己眼中刘霆的外貌(身高、身材、体重、脸色、眼睛、穿着、性格)等,之后描写了他“家徒四壁”的家。至此,生活的艰难,刘霆的压力不言而喻,早已唤起读者的同情心。以及下文坐火车去山东看病、向校领导要求带妈妈一起上学的情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 作者行文时常常注意对比。童年刘霆音乐家的梦想到今天为生活忙碌;爸爸不负责任的行为和幼小刘霆的懂事和坚强;一张软卧车票和一张站票的差别;校领导原先不明情况的误解到后来对刘霆的资助;现实的艰辛和刘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些对比衬托了生活的无奈和刘霆的懂事、坚强,也让读者唏嘘不已。

  挑点毛病

  这篇通讯以《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为题,非常贴切、生动,有其写作特色,但缺乏新意,会让人想到《背起爸爸上学》的电影,减弱了文章的吸引力。

  整个故事的第一主人公是刘霆,因此全文都贯穿着刘霆懂事、坚强、乐观的话语,但作为另一个重要角色的母亲却变得失语了。全文写母亲的感受寥寥无几,在“核心提示”末尾有一句,还属于记者的“合理想象”(“记者分明在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作为母亲的自豪和对儿子的依赖”)。母亲的病是全家破碎的直接原因,母亲如何看待儿子的辛苦和精神世界,母亲对未来的打算怎样,身患尿毒症的母亲,她的精神世界谁去观照?虽然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脱离主题,但母亲在全文的缄默总会成为读者心中的疑惑。

  凡是有些生活经验的读者在看了这篇通讯后,会很自然地提问:既然刘霆的父亲是因为 “耗尽积蓄”无力支撑而出走的,那么19岁的刘霆是如何解决他母亲的医疗费的?这是远比如何节省日常生活开支重大得多的问题。打针的药和吃的药都是要花大笔钱的,软卧火车票也不会便宜,而节省的日常生活的开支,是很有限的。学校帮助他获得的助学贷款应该与他母亲的医疗费用无关。文中提到150元租房问题,也恐怕只是一个月的,以后呢?文章交代,他每月才50元的收入。也许作者太关注刘霆的献身精神了,而对这些必要的细节没有交代,这件事实的基本问题没有清晰地交代,很容易让人对通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刘霆才大一 还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男孩,面对生活的困难没有一点踌躇或游移,很难让人相信,这些问题在读者心中都是谜团。通讯只是正面展现了他的高尚精神。作者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全面展现与这个年龄段相适应的人的思想状态。不然,“高、大、全”的形象反而显得失真了。

  当然,在同题材文章中,这篇通讯的特点鲜明,行文生动,布局有序,仍然属于能给读者留下印象、值得参考学习的佳作。

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课程“新闻采访写作”、研究生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的教学。案例充分说明调查性报道 。案例讨论提出的问题供教学中展开自由讨论。案例分析结合相关原理对案例说明的问题进行讨论,供教学参考。

附录

[案例附录]

  一、《今日早报》刘霆系列报道摘选

  (一)《坚强刘霆:我和妈妈不在孤单》

  坚强刘霆:我和妈妈不再孤单

  昨天,临安报亭的早报被抢购一空,大家都在感叹刘霆的坚强

  昨天,浙江林学院的同学说:好久没有流泪的感觉了,没想到这样的例子就在自己身边

  昨天,新华网、新浪网等几十家媒体转载早报报道,并有国内10余家媒体将赴临安采访

  早报讯 有专程上门捐钱看望的,有写信鼓励的,有免费提供房子的……刘霆的坚强和孝义之举震动了社会,读者的关爱不断地通过早报和浙江林学院传达着。而刘霆也将所有帮助他的人的名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发誓用一生的时间来报答。他还想通过早报向所有关心帮助他的人说一声:谢谢!

  昨天,新华网、新浪网等媒体纷纷转载早报报道,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十分关注”栏目,天津每日新报等10多家媒体也将赶往临安采访,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连线九洲”栏目还专门连线了本报记者。

  临安报亭的早报被抢购一空

  昨天,临安报亭的早报被抢购一空,有不少人一买就是好几份,说是回去教育孩子的。锦城镇的朱老师说:“这个故事不像电影里那么遥远,就发生在身边,教育孩子正好。明天有报道的话还打算再多买几份。”

  临安市劳动局的朱女士打来电话激动地说:“我没有想到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里还有这样的学生。眼看天气凉下来了,而且快过年了,我们几个人凑了一下,一定要去看望他,希望他能过个好年。”

  临安邮政局浙江林学院邮政所的工作人员被刘霆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全体人员都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了钱,一定要捐给刘霆,昨天晚上还到刘霆家慰问。

  临安市广播电视局的徐编辑看到消息后,通过林学院宣传部联系到了刘霆,“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有一间空余的房子,愿意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

  同学倡议轮流背刘妈妈看病

  “处于刘霆的境遇,许多人会选择打工为母亲治病,这是人之常情,但很可能就此放弃学业。刘霆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在逆境中对爱、责任、追求都进行着最执著的守候。”刘霆的同学小王说。

  在浙江林学院所有学生论坛上几乎都在探讨如何向刘霆学习,有人还倡议轮流背刘霆妈妈看病。“好久没有流泪的感觉了,没想到,这样的例子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心理学教授张敏生告诉记者,他去看过刘霆好几回,谈过几次话,刘霆虽然长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但心态健康向上,信心很足。今后,学校打算在奖学金等方面优先给予安排,除了学校捐助外,还会找一些企业资助,让他能圆满完成学业。

  八旬老奶奶连跑两趟邮局

  “刘霆母子的事情太感人了,老泪止不住啊。”家住施家花园的丁奶奶看了报道后,昨天中午,冒着小雨,也没和谁商量,径直坐公交车来到武林门附近的邮政所,想寄上自己的两三百元退休工资。没想到一到邮政所,工作人员说地址和邮编不详不能寄到。

  下午,丁奶奶给早报打来电话希望告知刘霆的详细地址,“没多少钱,但冬天来了,可以给孩子添件衣服。”在知道了刘霆的详细地址后,丁奶奶又赶到了邮局。

  浙北小镇姑娘同病相怜

  浙北一个小镇的张小姐,比刘霆大两岁。昨天下午,当她接通记者的电话时,非常激动:“我们这儿偏,报纸要中午才到。刚看完这个报道,就给你们打电话了,这个男孩真棒,太不容易了。”

  张小姐告诉记者,他和刘霆同病相怜,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双腿残疾,自己和母亲一直相依为命,现在自己在镇上打工,虽然家里条件不算很好,但也希望寄1000元钱过去,而且希望今后每月都寄一部分钱。此外,她还打算和刘霆好好谈谈心。

  好心人想长期提供帮助

  一位好心的阿姨给记者打来电话,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她希望能每个月给他送上一两百元,并说如果单位钱发得多还可以多寄一些。“这孩子太不容易了,又这么懂事,这么坚强,看完报道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

  他发誓用一生来报答好心人

  “张老师,丁奶奶,学校邮政所……”刘霆把所有帮助他的人的名字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发誓用一生的时间来报答。

  “在过去的岁月里,生活虽有艰难的时候,但也有幸福的时候……每天晚上看到母亲为我守候的那一盏灯,我就觉得很幸福……”刘霆说,“对我们来说,现在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有这么多好心人在关心和鼓励我们,我们不再孤单,而且倍感温暖,人间处处真情在!我觉得,人面对生活,不应该抱怨什么,面对困难,要坚强地走下去。要对这个社会充满感恩之情,毕竟这个社会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有那么多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们……”看到社会上这么多的朋友在关心着他们母子,昨天晚上,刘霆打电话给记者,“你们奔波来奔波去也挺辛苦,真的感谢你们!”他希望通过早报向大家说一声:谢谢!

  刘霆以一颗感恩的心在日记上写道:“我是不幸的,过早体悟了生活的艰辛;但是,我又是幸运的,幸得慈祥的母亲,幸得许多陌生人的支持与帮助!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你们,我不再孤单。每一份爱与关怀都是我人生的一个春天……”

  (二) 《我想把钱捐给其他困难同学》

  二、记者采访手记

  (一)《捕捉细节 深化主题》

  捕捉细节 深化主题

  ——《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采写体会

  劳国强

  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今日早报追踪报道了浙江林学院大一男生刘霆背患尿毒症母亲上学一事。期间,央视、中央人民广播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和全国20 多个省市的20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跟进报道。刘母在上海换肾当天,今日早报与央视等20多家媒体进行现场采访,上海东方卫视现场直播手术全过程。通过报道,刘霆成为浙江乃至全国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型代表。今日早报的《大一男生,背起母亲上大学》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故事感人

  2005年11月13日,星期天,记者在报社值班。吃过中饭,与往常一样到网上和通讯员聊会儿天,一个QQ消息让记者一惊:浙江林学院有一个瘦弱的男生背着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上学。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就在杭州临安:母亲在6年前患上尿毒症,为治病耗尽家中的积蓄,父亲不堪忍受离家出走,美满的三口之家顷刻变成母子相依为命。懂事的刘霆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为了既能上学,又能照顾母亲,这个19岁的男孩子背起母亲上大学,靠着在学校勤工俭学的每月50元补贴生活……

  记者赶紧和值班部主任联系。在分管副总编的指挥策划下,记者迅速与通讯员联系,在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后,下午1点驱车赶往临安。当晚9点成稿。早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

  感人、人情味始终是我们报道的中心。要感人首先记者要自我感动,这篇报道完全出自记者内心原生态的感动,“好久没有含泪的感觉,我是含着泪写完的报道。”见报后,好多读者都反映他们找到了久违的流泪感觉。

  记者生在农村,听到看到过许许多多的儿子不孝的故事。老百姓内心深处呼唤久违的至孝和感恩之情,而从刘霆身上看到了每个子女本该具备的孝道。文章见报后,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跑了两趟邮局把500块钱寄给刘霆母子,“我不把这个钱留给我那个逆子了”。这是一种共鸣,一股社会向上的暖流和希望,是媒体舆论导向所在和基本的责任。

  细节取胜

  “妈妈,一份菜我们分着吃”“妈妈,父亲走了还有我呢”“妈妈,我来给你打针”等小标题原汁原味。这篇报道用最朴实的语言进行原生态再现,对主人公心底至真的孝心,采用了大量富于震撼力的细节描写,读来亲近。之后跟进的整组报道,都与此篇一样,用故事细节说话,以情动人。

  细节怎么抓呢?人物采访除了一定要“见人”外,记者和采访对象一定要相互坦承,最好能交上朋友,要让采访对象讲一些掏心窝的话,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记者到临安的时候,知道刘霆是学艺术设计的,正好记者是学工业设计的,年龄又相仿,想办法找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尽快相互熟悉。

  采访也要注重细节。看到刘霆比较内向又有一点点自卑,谈话就避免一些直接的问答。看到他妈妈躺在床上,就蹲下去交流。通过采访对象能接受的话题,从问寒问暖中获得最有用的信息。

  观察要仔细。记者发现他们的房子是靠马路的,朝北,晒不到太阳,楼道漆黑脏乱,房间里都是难闻的药味,书桌上放着《美术大全》等等,这些细节都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深化主题

  这组报道采用了渐进的报道形式,一环紧扣一环,不断深化主题,使文章有深度和高度。

  开篇报道,深刻发掘了当代大学生的优良品德,传递了人间真情,让全社会感受到一股暖流;第二篇《坚强刘霆:我和妈妈不再孤单》及时跟进,报道社会反响;第三篇《我想把钱捐给其他困难同学》,刘霆母子反哺社会……2006年1月21日,记者陪同刘霆来到上海东方医院,刘霆母亲换肾成功,“背着妈妈上大学”的孝子愿望实现,故事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3月13日,在今日早报的助推下,刘霆捐出5万救助款,设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孝心基金”。今日早报及时对此作了报道,通过这一报道,深化了主题。《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将刘霆作为践行社会荣辱观的典型推广。文章到了一定的高度,刘霆向全社会传唱感恩之歌,全社会兴起感恩热。

  自始至终,记者全程跟踪刘霆母子,每周都与通讯员和采访对象保持联系,掌握采访对象动向。这不是一般的跟进,而是有感情地伴着事物发展规律渐进,较少掺入人为策划因素,读来更容易让人接受。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深挖新闻内涵,深化报道主题。

  (作者单位:今日早报)